2015-04-28 00:01
MAKE+
- -----------------------------------------------------
由志愿者支持的非盈利性组织
关注艺术同科技的跨界合作
旨在促成有趣的项目和不同行业间的交流
提高公众对跨界的关注
采访人| 侯永翔
编辑| 刘洁
徐迎庆博士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他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在中国科学院获得计算机图形学博士学位。受聘于清华大学之前,他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12年。徐老师的研究工作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多年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图形用户界面设计、虚拟现实等的算法研究和技术开发;还曾参与多项计算机动画电影及电视片的策划与创作;他曾主持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人脸卡通自动生成技术研究,该项技术被评为微软亚洲研究院10周年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近年的研究方向侧重于自然用户界面设计及其应用、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视觉、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理论与方法、虚实结合的智能玩具与游戏设计。
您是如何看待艺术跨界这件事的?
当人们在说跨界的时候,其实上心理暗示说这里是有严格界限存在的,我们反思如何重新定义跨界——这世界上或许原本无界,许多领域和知识都是相通的。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综合知识往往会胜于在某一个领域的考试能力,在国外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人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可以不断地跨越不同的知识领域,来完善和改变自己。信息艺术设计系近年招收研究生也不是仅仅强调个人的基础专业背景,而是更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潜力。
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是数学系出身,后来读了计算机的博士,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了许多年后,很荣幸有机会来到美术学院担任教师。在过去的经历中,我从事过有限元分析及其软件开发、做过计算机动画和影视的创作、做过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研究、也做过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的探索;回头再看这一路的经历,尝试了很多不同的领域,做了很多所谓的“跨界”尝试。但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一直是兴趣在驱动我做出这样的选择,尽管在此过程中我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认为,人的潜力是巨大的,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界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跨领域的学科建设和项目开展上有哪些尝试?
为了探索跨领域的交叉学科发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开展了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研究生项目。该项目每年都会招收交叉学科的人才。学生的专业背景非常的综合,比如来自社会科学的有:信息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哲学、历史、语言、传媒,等等,来自理工科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电子工程、机械、精密仪器、通讯、化工等等。我们是希望把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综合交叉在一起培养,集团队之综合优势开展创意和创新教育。
在项目开展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这些课题都是从交叉学科的综合层面推动科学、艺术、设计相融合的典范。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研究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对以敦煌雕塑和壁画为典型代表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的虚拟复原。此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也和许多企业携手合作,比如近期与百度深度研究院合作开发的智能自行车等许多合作项目。我们希望可以与众多企业合作,一起推出一些满足大众需求的应用产品。
△ 百度自行车(DuBike)将导航、社交、健康监控、众包骑行地图、智能推荐路线及健身计划等功能进行模块集成。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X工作室一角
在您眼中出色的设计是什么样的?
设计是随处可见的。比如,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设计师。半开玩笑的说:生活中,女孩们逛街买衣服就自然会考虑如何搭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某种“设计”。跨界设计思维就是要从更宽泛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下子局限在自己认识的某一个范围内。
说起具体的案例,我非常欣赏的一个设计案例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非洲地区儿童设计的手腕测量尺,这个测量尺设计得非常简单、巧妙。它可以被套在手腕上测量儿童手腕的周长,当测出来的尺度长低于某个标准值的时候,刻度尺就进入了红色警示区域,告诉你说这个儿童可能饥饿过度,生命面临危险。
△ 联合国为非洲地区儿童设计的手腕测量尺,当刻度标记显示为红色,儿童就会被发放专门的医疗食品。
在研究生涯中您遇到过什么样的挫折呢?
要说起挫折,那实在太多了。我曾经有多篇论文投稿被拒,当时心里很挫败。还经历过一些项目启动后,目前的技术和能力都没法做出来。一个项目做不出来其实有很多原因,首先可能是能力不够,团队内部的认识不一致;其次可能是受制于周边环境,技术上实现不了。
但是,我们常说,没有经过失败的研究不是好的研究;同样没有经历挫折的研究员也不是好的研究员,如何从失败中不断地分析和总结,并且不断进步,这个过程本身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初出茅庐的晚辈,如何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牛人呢?
第一,我不是牛人;第二,我特别不赞同“牛人”这个说法;明明是人,为什么要说成牛呢 :-)。我见过一些文章使用“泰斗”、“大师”、“巨匠”、“牛人”等词汇来作为一个人的某种称谓,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在造神。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当我们把这些人神话之后,作为凡人你还有任何勇气去质疑和超越他们吗?如果后来者不能超越前人的话,那么就真的是在退步。另一方面,大多数的被称为“大师”和“泰斗”的当事人就真的喜欢这样的称谓吗?这些都有待我们去反思。
至于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首先需要定义什么是成功?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而不是和别人去比较。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可能有着千差万别,沿着合法的、不妨碍社会的、自己喜欢的途径去发展自己并达到目的就是成功。当然,很多时候成功也需要专注。在这里强调一下,“跨界”与“专注”并不冲突,我自己认为专注是指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情。我们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的时候,有些项目是坚持了十多年的时间,一直没有停下来过。记得我当时和Harry Shum(沈向阳,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主管微软公司的研究和创新)曾经聊过这个问题;我们都认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可以把一件事情专注的做10年、20年、甚至更多年的话,你成功的机会就可能会更大一些,因为你的付出比其他人都更多。我们都是平凡人,平凡的生活中都是小事,所谓的大事也都是由小事积累出来的。只有平凡的积累,才有可能酝酿伟大的爆发。
(本文为本平台原创作品任何平台机构切勿未经许可私自转载,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跨界方法论项目简介:
跨界方法论是由Make+发起的,专注跨界实践者的调研项目。我们通过与全球跨界实践者对话和采访,收集跨界案例、观点、方法与经验,并与大家分享。目前的10人志愿者团队由广告人、媒体人、设计师、工程师和大学生组成,分布在中国、美国、奥地利、瑞典等6个城市,利用个人时间,用网络远程协作的方式来传播跨界者的声音、思想和行动。
建议、故事,线索请致信:jane19900101@163.com
Make+简介:
Make+艺术与科技交流计划鼓励跨界合作及分享创作过程和经验,并致力于促进创造性的思维和制作。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让有想法有创造力的人士或团体便于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并创建一个乐于创造、乐于学习和分享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