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专访】刘辰岫:非典型物理博士的艺术世界

2015年10月02日
这是跨界方法论的第18篇专访
跨界访谈是由Make+发起的,专注跨界实践者的调研项目。我们通过与全球跨界实践者对话和采访,收集跨界案例、观点、方法与经验,并与大家分享。 目前的跨界专访团队全部由志愿者组成,我们利用个人时间,用网络远程协作的方式来传播跨界者的声音、思想和行动。
采访/编辑 | 刘洁
notion image
刘辰岫,拥有德国德勒斯登工业大学物理博士学位、受过欧洲正统科学家教育训练。曾任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标淮技术委员、工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德国马克斯·浦朗克研究院(Max-Planck Institute)博士后研究员、法国国家科学院(CNRS)客座研究员。现任台湾师范大学物理系兼任助理教授、人屿科技艺术实验室Legacy Lab International负责人。
刘辰岫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高薪厚职的物理系教授并没有令他停止探索其他领域。除了科学家,刘辰岫还有艺术家这个身份。他善于用科学的切入点,研究艺术和创作。Born an artist, trained a scientist。站在科学与艺术的交叉口,刘辰岫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艺术家、科学家是两个可以共存的梦。

能先自我介绍一下吗?

我是一位新媒体与科技艺术家,专长是用科学性的媒材做艺术创作,是一间新媒体艺术工作室叫人屿LegacyLab International的创办人和总监,另外我也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担任兼任助理教授,开一门叫「科技与文化创意」的课程。我的兴趣是看现场音乐或剧场表演、展览,想些稀奇古怪的点子再去实践它。
Video preview
△ 刘辰岫在PanSci泛科学的演讲

您是如何进入跨界领域的?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第一次的跨界合作的故事?

我常跟人开玩笑说,我跨界的开始就是辞去我的工作那一瞬间。跨界其实没有真正的「领域」,毕竟玩跨界的人本身就是不喜欢被一个领域局限住,所以跨界的开始是自己跳脱的那一刻。我原本是一个接受传统物理学教育的研究人员,看我过去学历都像是应该走传统学术路线的学者,但是艺术一直都陪伴在我身旁,像是玩摄影、乐器、平面设计等,只是我从来不曾想过未来会把艺术当成正职。直到在德国念博士过程中的一些体验,也许是历经研究者很封闭的环境,希望自己作品能让更多人看到,才让我萌生用科学当成艺术创作媒材的念头。
我第一次的跨界合作是和无有设计公司的刘冠宏建筑师,做一件名为「光田Light Farm」的大型户外互动装置艺术,它是一片像是稻田般的灯光装置,会随现场的风互动。跨界合作最好玩的是和一群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完成一件高难度的创作。在创作领域上,我的个性很冲,在做头几件作品的时候,根本不管投资报酬率有多高,常常都在极度高时间压力、高成本压力和高技术难度的情况下完成作品。有曾经连续3周都在下着雨的户外撑伞写程式、焊电路。当然现在比较会选择什么案子该做,什么不该做,毕竟也开始有点年纪,加上有团队要养。
Video preview
△ 大型互动灯光装置作品:光田(Light Farm)。用科技艺术的方式呈现台湾意象,来唤起居住在城市中的人们对于在地文化的记忆。 此作品和建筑师刘冠宏(无有设计)和赖声宽先生合作完成,用超过200根LED灯条并固定在地上营造田野的视觉效果。互动模式包含与风的互动和与现场音乐的互动。影片中所示即为与风的互动,若侦测到环境风,灯光会随著风向如波浪一般飘过,若没有风的情况下,灯光则自动切换为随机模式。

能不能介绍一下您最新的跨界项目?

去年2014年我在比利时驻村时和一位法国舞蹈家Julie Magneville 合作,把穿戴式互动装置像是心跳和脑波感应器和表演艺术结合,来控制声音和灯光。回到台湾后就创立了一个表演艺术团体叫「邂逅成真 Encountart」,延续这个脉络,将表演者的心跳和动作数据化,即时串联音乐、舞蹈、灯光和视觉演出, 让创意透过数据在不同表演者间流窜。这是一个跨领域共同创作和共同表演的平台,很开心能跟很多优秀的表演者像是张逸军、苏子茵和理化兄弟一起合作,未来这个团体计划接商演,与时尚艺术品牌合作,以艺术性、实验性和前卫性与其它表演团体区隔开来。
△ 新媒体跨界表演艺术团体「邂逅成真 Encountart」 的首部作品《藕合世代 The Great Coupling》。该表演打破了传统舞台表演形态,结合穿戴式互动科技,将表演者的心跳和动作数据化,即时串联音乐、舞蹈、灯光和视觉演出, 让创意透过数据在不同表演者间流窜的前卫剧场。故事描述人类经过工业革命和数位文化的洗涤后,人与人更加紧密地「藕合」成为一个共同生命体。

您平时是如何培养灵感的?

灵感来自于感受和生活体验。我也不知道这些灵感是哪里来的,不过我倒是可以说我无时无刻都在思考跟感受发生在我身边的事物,也许99%的想法想过后就消失了,但那留下的1%是珍贵的。
notion image
△ 刘辰岫于比利时驻村期间的摄影,从中觉察到当地人对旧物的喜爱及文化的尊重
notion image
◁ 刘辰岫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数位艺术与科技中心(iMAL)创作的《《宇宙意识:昔日的你,今日的我(Between Universes: The Past is My Present to Your Future)》。感受到比利时人对于二手旧物的喜爱,刘辰岫在市区的水果市集里收集商家用过废弃的木片箱,用这些木片作成一个装置艺术,并结合动态灯光。利用脑波侦测器和刘辰岫自行编写的软件,表演者可以用脑波改变灯光的颜色。而通过心跳侦测器,表演者能够控制灯光与机械式的声音装置。刘辰岫与法国舞蹈家Julie Magneville 合作,结合肢体语言、剧场和互动装置,来实验全新的叙事方式,并探讨人如何因为爱的存在与否而改变了自身的世界观。

您是如何与其他领域的人合作的呢?

合作伙伴一定要是 Team Player,然后当然专业领域要够。作为领导者,必须能够掌握所有元素,并且在时间成本和精致度之间做一个平衡。无论如何,团队的团结和向心力很重要,所以往往我在选合作伙伴时,个性因素占有一大半。

在跨界合作中,您碰到过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实验性的计划中,资金一定都是最先遇到的问题,所以通常都是藉由公部门或文化单位的补助款来执行。执行过程通常会遇到意见的不同,好比说导演的要求设计者不一定会同意,所以沟通非常重要,同时导演也必须某程度给所有创作者自由空间。
对您而言,跨界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优势是新、具话题性。劣势是市场还没很确定,难遵循前人脚步,不过这也是吸引人的地方。
对那些想要尝试跨界的人或机构,您有什么建议吗?
人才是跨领域合作的核心,所以认识各领域的人很重要。再来就是要永远走在尖端,不断尝试新的事物。

跨界合作的未来是怎样的?

以艺术或文创领域来说,一定会看到更多与数位科技结合的案例。学校会设立跨领域创意整合的中心,如果已有类似中心的大学会更积极创造机会。

📖
更多资讯可关注 艺术家个人网站:http://legacy-lab.com/liu 艺术家FB专页:http://facebook.com/newartandscience 跨界新媒体表演艺术团体「邂逅成真 Encountart」:http://facebook.com/encountart
notion image
👋
「 跨界方法论 」 研究员 Jane 章鱼海绵型斜杠青年 janeliu.info
本文为本平台原创作品任何平台机构切勿未经许可私自转载,转载必究
如果你对跨界方法论调研项目有任何建议、线索、或合作意向,请致信微信号curious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