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专访】Oron Catts:科技是手段,艺术是故事

2015-05-03 19:51
notion image
MAKE+
  • -----------------------------------------------------
由志愿者支持的非盈利性组织
关注艺术同科技的跨界合作
旨在促成有趣的项目和不同行业间的交流
提高公众对跨界的关注

采访人| 杨艺娇
编辑| 刘洁
在西澳大学一个叫做SymbioticA的生物学实验室,你看见的不是穿着白大褂记录各种实验数据的科学家,而是一群没有任何生物学背景的艺术家。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存在?当生物和艺术产生碰撞,那些活生生甚至有点让人反胃的艺术作品想要传达什么信息?让SymbioticA的创始人兼总监,也是培养出世界上第一片生物体外的肉并吃了它的酷炫生物艺术家Oron Catts给我们讲讲生物与艺术跨界领域里的那些事。
notion image

可以介绍一下你自己和你在SymbioticA的工作吗?

我的名字是Oron,学术背景是产品设计和艺术。在九十年代中期,我开始对使用生命做设计产生兴趣。但之后我决定继续自己的艺术研究,着重于生命是如何成为设计制造作品的原材料,并被应用于不同领域。
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想提出一些我认为和生命打交道时很重要的问题。我尝试寻找那些最需要艺术介入的领域。九十年代起,我开始以艺术家的身份进入实验室,用新科技研究有生命的材料。2000年,我在UWA创立了研究实验室SymbioticA,向许多艺术家和研究学者开放了许多生物方面的研究课题。
在SymbioticA,除了担任总监的工作,我还进行一些自己的艺术项目。大多数项目都是和我在SymbioticA的学术协调员Ionat Zurr一起合作完成的。说起在SymbioticA的工作, 我现在越来越多地投入到组织会议、策展这样的工作中。当下我们正为十月的第一周策划一系列活动,这个活动叫做Neolife,探讨的主题是我们与生命的关系如何变迁,它更像是个嘉年华。其中一个展览是为了纪念在老鼠背上培养出人耳软骨二十周年。如果你还记得那只老鼠……在上海科技馆你就可以看到它。届时中国科学家曹谊林教授也会来珀斯参加我们的活动,曹教授在上海有自己的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他是我们的主要演讲者之一,他会谈一谈他自己的研究项目。生物科技在中国、印度、新加坡、日本这些地方发展迅猛,但是显然这些地区对于生命的想法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我们探讨的一大重点。另外,在澳洲联邦艺术机构的赞助和要求下,我们还在筹备一场全国性的实验性艺术论坛,这个论坛也将在十月进行。
notion image
△ SymbioticA实验室一角
SymbioticA为学生提供了哪些学术项目?
我们为本科生提供拓展课程,任何一个对此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有很多本科生选了这门课程,这一课程围绕艺术与科技或者艺术与生物展开。 我们有非常独特的硕士课程。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提供生物艺术硕士课程(Master in Biological Arts)的机构,这个“MBA”可比普通的MBA强多啦。(笑)虽然这是一门理科课程(我们隶属理科系)但却是一个艺术学学位。 我们也提供博士课程。目前我们已经有3个博士生,约20个硕士生,以及几百个本科生。另外,我们还有实习项目(Residency Program), 这个项目向艺术家和学者开放。他们可以在我们的实验室学习并进行自己的项目。

你是如何想到要把艺术和生物结合起来的?

我接受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产品设计和视觉艺术,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课程。我从未接受过正统的科学培训。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这二十年来我的兴趣一直在生物学上,并在许多生物科学实验室和学校做过研究。我曾在哈佛医学院的一个世界级顶尖工程实验室做过研究员。所以虽然我没有受过正统的培训,但学习了许多复杂的关于生物技术的工程方法。
在学生时期我就发现生物学变得越来越像一门工程学科而不是理科学科。从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就开始更多地从工程学角度来看待生物学以及我们与生命系统互动的形式。这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工程师们开始接触生物学,那设计师们是不是也要加入其中为工程师们研发的产品做设计?我开始想如果我们艺术家把生物学和生物系统当做产品来对待,那我们将会面对什么样的伦理问题和哲学问题?作为艺术家,我对这些问题开始越来越有兴趣,我的研究不仅仅是浏览与之相关的信息或和相关人士探讨,而是亲自实践,研究出这一类型的生物制品。这更像是一种艺术手法干预,而不是尝试开发真正的产品或使之商业化。这就是推动我做跨界项目的原动力。
另一个促使我进行跨界领域研究的原因来源于二十年前科学家在老鼠背上培养出人耳软骨这个例子。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实验成果,而是一件艺术品。当我越深入地研究这个案例,我越发相信它就是一件艺术品。当科学家们开始利用有生命的事物创作艺术作品时,无论他们出于什么动机,我认为艺术家们的共同参与是十分重要的。老鼠背上长出人耳软骨这个例子证明了有生命的材料是可以用来创造雕塑的。当然这会带来许多问题。我并不想昭告天下这儿有个好玩的新科技,而是希望人们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评判,接受它。我想知道这些科技会把我们带向哪里,也试图探索它们的潜在可能性。
notion image
你期望SymiboticA产生什么影响?现在的情况如何?
首先,我想说明的一点是SymbioticA不单单是做组织工程学的研究,我们建立这个研究中心的目的是探索生命以及我们和生命的关系在新科技不断发展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SymbioticA的研究范围很广泛,艺术作品的涉及领域从从分子生物学一直到生态系统等等。说到影响,我们从没想过要引起轰动,但我们却做到了。看到SymbioticA出品的作品影响着其他艺术家,行业甚至政治是非常有意思的。欧盟委员会使用了我们的作品,一些很著名的作家也引用我们的作品,声称这给他们带来了写作灵感。我们的艺术作品在全世界进行展出。虽然我们不是唯一做生物和艺术跨界的人,但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这些项目的学术机构实验室。许多在这个领域工作的艺术家都曾参加过我们的研习班或是实习项目。

你遇到过哪些挑战?你是如何克服的?

事实上无论是作为艺术家的我们还是那些在文化领域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展示我们的作品。博物馆总是很害怕这一类的作品,没有什么原因只是他们固有的担忧。博物馆最害怕改变展品的陈列布局,他们的作用就是展品保持死板稳定的状态。但当你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系统时,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十分希望可以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来展出这类(生物艺术)作品,这样它们就能被很好地看护并展出。
另一个有趣的挑战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当下(生物艺术)这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展迅猛。在九十年代中期,我的问题是组织工程学是否可以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而现在世界上有几百个艺术家在这个领域工作着,我想我的原来问题已经得到了回答。那新的挑战就是如何与时俱进?了解其他艺术家如何使用这些材料(生命系统)和科技是非常有意思的。正因如此,我越来越倾向引导,收集,欣赏其他艺术家的作品,想要把这个故事延续下去。
还有一个挑战来自于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当今许多大学对于这个领域的灵感和想法越来越保守。大学变得越来越像商业组织,而不再是学术研究机构。这是我所看见的在全世界大学发生的奇怪走向。不过我的大学对这一类研究十分支持,也勇于让这类(生命系统)研究进行。

你认为你的项目在跨界领域有什么意义?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美学问题:当艺术家开始接触新材料并通过新方法来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创作,将会发生什么?让这个问题变得更有挑战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新材料就是生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全新的语言。这个领域需要一种全新的语言,不仅是描述生命正在经历什么变化的口头语言,更是视觉语言。我们SymbioticA所做的正是通过不同方式设计,驾驭生活,创造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和审美标准。
SymbioticA也是一个致力于分享的开放性资源,也是公共创意空间,因此我们以及在我们的实验室里的学者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可以共享的。我们很乐意看到大家使用我们SymbioticA的资源来做研究。让我很兴奋的是这个领域非常开放也非常多样,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实现。正因如此,我们的实习项目(Residency Program)才可以如此成功,我们从不告诉来我们实验室的人们应该怎么去创作。当我评判想要进入我们实习项目的候选人时,我的主要问题是这些人会怎么利用SymbioticA的资源,尤其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少见的且独特的资源。我们有自己的设备和专业知识,世界上没有什么机构能够为艺术家们提供这样的条件。所以当一个学者或艺术家来申请我们的实习项目,首先我想知道的是他是否能真正使用我们提供的资源。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 在SymbioticA实验室工作的研究员们

你是怎样理解跨界的?

我认为人类天生就擅长把整合不同的知识系统。我们都需要了解其他领域的事物,这些知识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在SymbioticA,我们希望人们对几个不同领域的事物都有一定的了解。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接触传统艺术领域之外的知识对艺术家创造作品及形成自我风格是很重要且关键的一步。我十分喜欢这样的跨界形式。
我想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学科的完整性。如果你一直以来学习的是理科,那艺术创作对你来说一定是很难的。所有的职业都需要专业培训,我从来不说自己从事的是科学。我是一个利用科学工具工作的艺术家。同样的,许多与我合作过的科学家即使非常努力地去尝试艺术,但总是遇到各种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如何运作的。这就涉及到“社会契约论”。如果你以艺术家自居并做了一些事,人们对你行为的的解读相比当你以科学家自居的情况会非常不同。即使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故事,以艺术家的身份来诉说和以科学家的身份来诉说,观众听了之后的想法也很不同。
当你想起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摄影和相机出现时,人们把那些拿着相机拍照的人称作科学家。在他们看来照相机是科学工具,而不是用来创作艺术的。但现在我们理所当然地称摄影师们为艺术家而不是科学家。相机的作用就和画笔没什么两样。

对于想要做跨界的人,你有什么建议?

首先,在你接近一个来自其他领域的人之前,做足准备工作。试着去了解这个人所在的研究领域,创造一些共同语言。其次,不要害怕。来自其他领域的人也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科学家常常因为艺术家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出兴趣而感到很惊喜。很多情况下,他们都对此沾沾自喜。所以,如果你对接近对象的工作内容有一些了解,那你就能和他们聊一聊。他们看到了你认真的态度后,一定很愿意和你交流,甚至为你提供一些(合作的)机会。然后,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做一个有趣的人。艺术家有时就像一个说故事的人。我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拥有一项新技术并不代表你的想法和提议会多么有趣。如果你没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无论你使用什么新科技,那终究是一个无趣的故事。
(本文为本平台原创作品任何平台机构切勿未经许可私自转载,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跨界方法论项目简介:
跨界方法论是由Make+发起的,专注跨界实践者的调研项目。我们通过与全球跨界实践者对话和采访,收集跨界案例、观点、方法与经验,并与大家分享。目前的10人志愿者团队由广告人、媒体人、设计师、工程师和大学生组成,分布在中国、美国、奥地利、瑞典等6个城市,利用个人时间,用网络远程协作的方式来传播跨界者的声音、思想和行动。
建议、故事,线索请致信:jane19900101@163.com
Make+简介:
Make+艺术与科技交流计划鼓励跨界合作及分享创作过程和经验,并致力于促进创造性的思维和制作。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让有想法有创造力的人士或团体便于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并创建一个乐于创造、乐于学习和分享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