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ederik de Wilde:从极致的黑到宇宙骇客

2015-07-19 23:28
Make + 编译营
Make + 编译营是由Make +发起的一项众包编译计划。我们发现、翻译、分享全球跨界实践者对话和采访,收集跨界案例、观点、方法与经验。
作者|Regine
来源|http://we-make-money-not-art.com
翻译|余一苇
校对|王远腾
编辑|刘洁
notion image
△比利时艺术家 Frederik de Wilde
Frederik de Wilde善于对难以捉摸的能量进行测量并对其他难以理解的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唤起人们对于政治,艺术史,经济危机,以及“清洁”能源创新的思考。
他曾与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们合作,用纳米技术创造出了一种极致的黑,黑到足以吸收所有的可见光甚至一些人类肉眼也看不见的光,比如红外光。他因此而创作的装置作品《黑图(Black Painting)》,亦被贴切得称为《人质(Hostage)》,遂成为他的代表作,并屡获殊荣。
除了纳米技术,De Wilde还探讨了生物技术、数据网络等。事实上,任何能揭示那些无声、无色、无形的前沿领域,他都会前去一探究竟。
notion image
△作品《人质(Hostage)》
是什么让纳米技术成为艺术家值得探索的领域?
让我们先来揭穿一些神话。纳米技术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早在玛雅时代,玛雅人就在他们的陶器上使用纳米颗粒,古罗马人也在他们的玻璃制品上用过这项技术,比如罗马人制作的莱克格斯杯,这只杯子是由半透明的玻璃制成的,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玻璃中溶入了直径50纳米的金和银颗粒,并以一定比例分散在玻璃中。当特定波长的光穿过杯子时,玻璃就会透出一种特定的光,而当光被杯子反射时,则杯子玻璃上会呈现出与一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它是一件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作品,将像达芬奇一样的颜色理论家们和牛顿、塞尚、康定斯基等等连接了在一起。
notion image
△ 罗马人制作的莱克格斯杯。当光线从高脚杯前方照射时,杯子呈现出绿色,当光线从高脚杯后方照射时,呈现出红色。这种现象被称为表面等离子共振,是当入射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界面,比如玻璃中的金或银镀层时,可引起金属自由电子的共振,由于电子吸收了光能量,从而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内大大减弱
我想创造出一个超黑体,一个可以吸收所有电磁辐射,无论频率不同或是入射角不同度都能统统吸收的理想黑体。我为此而创造的一个艺术作品名为《人质(Hostage)》,它赢得了2010年电子艺术节的“NEXT IDEA GRANT”奖。
人类在纳米技术领域的运用水平和掌握能力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进步,并仍在迅速发展。为了帮助理解,先让我们回顾下历史。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是最早提出纳米概念的人之一,1959年12月29日,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在物质底层大有空间”的演讲中首次阐述了纳米这个概念。费曼认为人类可以把原子作为基础原料,在最微观的空间构建物质,这是比合成化学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技术。值得一提的是,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科学史上的创始人物,提出了自我复制的理论——“普遍的构造者”。正是这个理论启发了费曼,使他认为在原子级别上的自我复制是可能的。
这个理论也带来了一个毛骨悚然的有关世界末日设想——失去控制的(纳米)机器人不断自我复制,吞噬地球上的所有物质直到只剩下“灰雾”(Gary Goo)(1986年,埃里克·德雷克斯勒在他的《造物引擎》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灰雾”这个名词,专门用来描述世界被不停复制的纳米机器吞噬的场景。)
我不仅对科学史或艺术史——一个灵感的源泉,一个实用的工具、技术创新的潜力,等等感兴趣,我还想从社会的角度来探讨一些直至今日才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正处的时代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当代社会(也可以理解为“旧”的世界)正摇摇欲坠,其根基正在遭受猛烈的震动。
纳米技术为我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借此从头建立起一个新的社会、一个自我掌控的、个性化的社会。我知道,类似的话我们早已听腻了,但现在政府给我们套上了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使我们逐渐失去了更多可能性和个性化的机会。如果没有对未来做出有效预测,我们将面临着更频繁的动荡、罢工、骚乱和暴动。
跨国企业和大公司有能力推动政府做出改变,但如果没有迫在眉睫的经济压力和清晰的商业模式,他们是不会做的。该模式需要从内而外,从金字塔的底层开始发展。这个过程将花很长一段时间,但你能看到它正在慢慢进行。
我了解到你曾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哈塞尔特(Hasselt)大学和莱斯(Rice)大学进行过合作,那些与你合作的科学家们会有怎样的收获呢?你对超黑体的研究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价值?
最大的收获就是聚集了一批充满激情的跨国、跨界的同道中人。艺术家就是一粒自由的电子,我不会使自己轻易受限于规则、条例或机构等,我的“桀骜不羁”是一种被人接受、同时受人尊敬的品质。这激发并促进了各领域之间的连接,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式进行试验,走出温暖的舒适区。
在纳米黑体的研究中,我与NASA进行合作,试将碳纳米管研制成三维结构,虽然这很难实现。这项实验的第一个成果是《M1ne#1》, 这件雕塑的材料使用了钛微粒子,通过激光烧结而成。该作品是基于(政治和经济上)高度敏感的比利时煤矿数据,总共覆盖了七块矿。经过了半年的游说和公文审批,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我想要的数据。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不能使用真实的数据,而是要去展现“主观”的数据,至于表现形式是雕塑还是绘画并不重要。
notion image
△ 为“极致的黑”提取纳米材料
notion image
△ 在显微镜下纳米材料的电子排列
notion image
△ 作品《M1ne#1》,它的表面要比黑色更黑144倍。De Wilde曾联络过美国太空总署(NASA),并被邀请访问美国航空航天局,在那里他与3D打印公司Melotte位于Zonhoven的实验室一起合作。Melotte将煤矿数据转化成复杂的,可供打印的3D模型,然后用钛金属打印出来。之后,NASA以特殊的技术再覆盖一层用石墨烯制成的碳纳米管。该雕塑作品会让人产生光学错觉:它是一个三维结构,但因为它没有反射,看起来却像平面作品。它是如此之黑,以至于看上去就像背后就是宇宙的黑洞。
科学世界很大程度上仍是支离破碎的,艺术家可以对此进行更主观的,整体性的创作。我对模型十分感兴趣,无论是数学的,艺术的,社会学的还是其他。我感兴趣的正是这种“大局”视野,而这也是科学家们非常热衷于讨论的话题,只是他们喜欢在一个更确定、更可控的情境下去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遗憾,科学家们应该多多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我的愿望之一就是通过创作艺术、科学和科技结合的作品来让人们更多关注这些问题。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数情况下展览完了也就结束了,但这对于我来说并不够。接下来我会以此为起点,推导或发展出一个在社会层面有更深层次影响力的模型。
notion image
△作品《nasablck-crcl # 1》
你的作品《量子物体》,《量子泡沫》和《SoN01R》探索了真正的随机数。你能简要地为我们解释下什么是真正的随机数?是什么吸引你去探索随机性?
能够产生真正的随机数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的随机数生成器都是基于计算机算法的。一旦知道输入条件,我们就可以对这些算法进行反推,这意味着最后得出的结果都会是一样的。为了能够产生真正的随机数,我们需要去打破这个因果定律。
我一直对“噪音”的概念很感兴趣,当然是从不同的角度(比如天体物理、音乐、艺术、数学,社会等等)。装置《αTown #Lead Angels 1.0》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使用了铀玻璃(又名凡士林玻璃或大萧条玻璃)来产生真正的随机数;而在作品《量子物体》,《量子泡沫》和《SoN01R》中,我使用了量子真空噪音来产生真正的随机数,这是我对宇宙本质进行骇客的尝试。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作品《量子泡沫》
notion image
△ 作品《量子物体》
△ 作品《SonN01R》,该作品是将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产生的随机数据转换成了实时的图形和声音。
△ 作品《αTown #Lead Angels 1.0》
真正的随机数蕴藏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从数值模拟到加密通信不一而足。并且它的在当代社会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说,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一个运用在股票市场中的公式,就应该使用更多的“噪音”,加入更多的随机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产生了要去研究“社会算法”的想法。目前我与博士后研究员文森佐·德·弗洛里奥合作,开发一种艺术和科学结合的项目,以此来展示这样一个算法的应用。事先申明,我不是一位科学家,也不是一位数学家,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理解这一研究课题相关的特性和共性。
你是怎样从探索超小体到研究真空的?有逻辑上的联系吗?
一开始,你会彻底迷失,然后一步一步拼接碎片。直觉与逻辑扮演了同样重要的角色。
我的主要灵感之一是《十的力量》(1977),一部根据由查尔斯和雷·埃姆斯合著的一篇论文改编的科学短片。简而言之,这是一组以公园野餐者为初始视角的照片,每幅照片之间都是十次方的放大或者缩小。首先从整个已知的宇宙作为视角,然后镜头逐渐缩小,直到我们可以看到野餐者手上的亚原子粒子。我想用艺术的方式在科学中插入更少的物质观念。
△ 短片:《十的力量》(1977)
你与欧洲和美国的不同高校研究部门展开过合作。你们是怎样合作的?是不是你提出一个创意,向科学家们详细描述你所想要的结果,然后科学家们就关起们来研究?还是你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扮演着更加积极的角色?
合作是一种形式,一个模板,但仔细审视下,它千变万化。由于国家等因素不同,合作形式也不尽相同。有时候,当遇到我所感兴趣的科学研究时,问题,想法或是图像就会在我的脑海里冒出来。下一步就是与科学家取得联系,提出你的问题,交流你的想法。通常,我会提供一些参考的项目,这样科学家们能更好地了解你的想法,和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你需要跨越艺术与科学之间的鸿沟。这是至关重要的,你必须做足功课,并投入足够多的时间。
举个例子,我知道莱斯大学是纳米技术的故乡,为了创造出极致的黑,在创作《人质》的过程中,我多次前往莱斯大学,在该学校的化学实验室中与罗伯特和丹尼尔等教授进行合作。当时他们已经在研究碳纳米管了,所以这可谓天作之合。有时你也需要一些运气。;-)
我惊讶于你敢于去处理这种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如今科学界分工越来越细,区隔也变得越来越大。艺术家怎样才能进入这些让人望而生畏的科学领域?
忘记自己是艺术家,而是作为一个对科学家所做的事充满好奇、充满兴趣的人,分享你的思考、想法和感受。
你越是开放,就越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将帮助并引导你走出困局。有时画草图对于把握概念很有帮助。当然,知道自己的局限也很重要。
(本文为本平台原创作品任何平台机构切勿未经许可私自转载,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 Make + 编译营」 译者
余一苇
notion image
爱旅行/tiffany蓝控
1. 回复“目录”,查看往期跨界专访
2. 如果你有任何建议、线索、或合作意向,请致信微信号curious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