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4 18:54
这是第20篇跨界专访
跨界访谈是专注跨界实践者的调研项目。我们通过与全球跨界实践者对话和采访,收集跨界案例、观点、方法与经验,并与大家分享。
目前的跨界专访团队全部由志愿者组成,我们利用个人时间,用网络远程协作的方式来传播跨界者的声音、思想和行动。
编辑 | 瑟一蛋
康妮可(Nicole Condon Shih) 的工作室里,铺满了几千片形态迥异的培养皿,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里自由生长。康妮可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重构着一个新的世界。作为一位旅居北京8年的美国生物艺术家,多维度的文化体验和双重的学术背景,带给她看这个世界不一样的角度。
为什么会对这样的科学和艺术的跨界实验感兴趣呢?
我高中很犹豫是学理科还是文科,于是就申请了一所综合大学,前两年先学了生物学和数学,做了很多严谨的科学实验和研究。而我喜欢的bio art,让我以不同的视角看待科学信息,站在艺术的立场更深入地研究科学。既用到科学的一些标准,也有可以自己天马行空的部分。我希望通过bio art的作品让观者产生好奇并去探索,不论对艺术还是科学,希望他们可以透过作品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你为什么选择这类跨界? 是什么在吸引你?
艺术的每件作品都是先从一个idea开始,而科学总能为我带来深度的灵感来源。如果你问为什么跨界,我想说为什么不呢。艺术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神秘的,我想去探索的中间地带,这是我最喜欢的。科学的学术论文只是直接阐述,而艺术可以用各种方式去呈现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比如我的《晶格》作品,在科学家看来,他认为这是结晶现象,但是对艺术家来说,这个科学现象与绘画史,或者中国历史都有重叠的关系。还有一个好处是,跨界总会让我发现惊喜。这个作品一开始,我没有很在意最后的结果,我坚持每天去工作室做实验,根据昨天的结果继续做。每个作品对我来说都是个过程,每一次并不知道最后呈现的会是什么,我让科学扮演一个player的角色,让过程指引我。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完成这个作品给大家看,因为我一直期待未来的新变化。
聊天的过程中,她多次提到生物艺术(bio art)带给她的意外与惊喜。她从实验的意外里学习了很多,并且与晶体化的物理过程产生了更多的联结。虽然最终能否呈现惊喜的效果,依赖于科学的规律与一点点运气,但她喜欢这样make it happen,growing by itself的过程。对神秘地带探索的热忱,一直支持她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并立志在中国推广这个有些新潮但充满奥秘的领域。
△ 作品《晶格》
聊聊你的最新作品《晶格》吧,这个系列创作的灵感是什么呢?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我的工作室对面有一间中医馆,外面看起来像711,里面的陈列都是一个个放着中药的小抽屉。我特别好奇,于是每天都跑去和中医聊天,起初他很奇怪,一个外国人为什么每天来这儿,后来我们意外地发现一剂中药,在美国是用来杀蟑螂的,但在中国竟然用来清洁身体。于是我把它拿回工作室,放进培养皿里,加一些化学制剂,观察它的变化。前期我做了很多研究,但选择注入的材料时,更多用艺术的感觉DIY,多尝试各种不同的,艺术赋予的随意的做法,等待培养皿中形态的变化。整个过程像在做实验,我前后做了5000多个,每个都记录好几时开始,加了什么材料。大概半年之后,最终呈现的形状很像中国宋代的文人画。这个结果是我没想到的,我自己也控制不了,我很享受这种只是作为艺术家开始这个项目,让科学去控制并结束它的过程。
△《晶格》展览现场
正是8年前来中国后,她才开始这个领域的实践。由于文化上的冲击性,她对有冲撞性的事物或现象产生了更多探索的兴趣,比如中医,比如与本土艺术家的合作。同时,北京的环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作品。她笑称,生物科学的过程就和自己来北京一样,是意外带来的惊喜。她本以为呆一两年就会回美国,没想到自己竟然特别喜欢,发展也很顺利,就留了下来。并且会努力在中国,把生物艺术的跨界事业坚持下去。
聊聊更多跨界的创作经历吧 !
我曾经做过一系列与北京空气相关的作品,《梦幻城市》是显微镜的镜头下捕捉到的空气中的微粒,以及这些微粒结晶后在容器里蔓延和膨胀的过程。那时候人们爱开玩笑说今天终于是蓝天了,于是我注入了蓝色的有机颜料,虚构出来我渴望的“晴空万里”。之后它自然生长的样子超出了我的掌控,长成了各种微型城市的梦幻风光,有的像烟囱,像蜿蜒的河流。这是纯自然的效果,是科学让他长成了这种样子,我只是用显微镜,根据微型城市的主题进行构图和筛选。
△ 作品《梦幻城市》
△《梦幻城市》展览现场
另一个跨界作品是2012年的《微观 城市》,那年4月到6 月,我在北京,用胶带粘住了工作室里一扇关不上的窗户,发现上面粘了很多东西,我很想知道空气里是些什么。于是记录上每条胶带的时间,用工作室的显微镜观察,查书上网,看各个形状对应是什么东西。之后,我又把它们带去了纽约市新成立的视觉艺术学院 The Bio Art Lab 观察,并记录数据。
△《微观 城市》是北京的空气在工业化影响下的一个生物艺术探索
△《微观 城市》展览现场
可以介绍一下这个实验室和创始人吗?
实验室提供非常精良的设备,同时请科学家与艺术家一起聊作品。比如一起看显微镜下的东西,科学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什么,并给到参考建议。这个实验室的创始人是我非常欣赏的Suzanne Anker教授, 她也是一位生物艺术家,我从网上知道她的作品和开设的课程,发现与我个人的方向很符合,就报名了夏天的艺术家驻留项目。这个项目不是纯教学,并不告诉你做什么,而鼓励用自己的想法做project。这有效地解决了我缺少先进的设备进行科学观察的难题,同时也让我有机会和美国的科学家接触。但那不是合作,仍然是我个人的作品。未来,我特别想做科学家与我各占50%的合作,并且希望在北京找到这样一个对艺术感兴趣的科学家。
△ 生物艺术实验室(The Bio Art Lab)成立于2011年,是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纯艺术专业的一部分,这个实验室依靠专业知识,将科学仪器和技术,变成艺术实践的工具,每年夏天提供对科学感兴趣的艺术家驻留项目。
除此以外,未来有什么计划?
我特别希望在与科学家的合作中,通过我艺术方面的实验,也让他们有惊喜的科学发现,这样过程中既创造了艺术品,也有了科学发现,是最lucky的。
我目前对纳米技术非常感兴趣,对微观世界非常着迷。但与国外不同,在中国找到对艺术感兴趣的科学家不容易,他们不像外国科学家那么愿意尝试。我曾经找到过一个做纳米技术的清华博士,他虽然感兴趣,但苦于忙着做实验,和出版研究报告,无法进行更大的合作。
未来,我想在中国推广发展bio art,为中国的生物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目前我在策划一期bio art的联展,已经找了很多国外的生物艺术家,希望更多中国的艺术家参与进来。让更多人知道这个领域,连结国内外的生物艺术家,促成多方面的合作。虽然现阶段在中国有点困难,但我对今后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我认为跟教育有关系。在中国,学美术方向和科学方向的人越来越远,不是相通靠近的路径。我个人在美国时就可以申请不同的大学,并且读一年半就跟随兴趣改了专业,但这在中国就难很多。
谈到教育,您本人也是中央美院国际预科班的教授,在教学中,会给学生们怎样的建议呢?
我觉得对大一新生们来说,现在接触bio art有点早,但我很乐意教他们主动试验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创作过程离开他们的感觉。他们画画的技法都很好,但我希望教给他们更多ideas,让他们未来可以找到自己的结构和创作过程。我有一些学生对bio art感兴趣,他们从没想过可以做这样的联系,我对他们的建议是:以独立个体的身份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过程,不要盲从之前的项目,要有自己的想法。
△ 康妮可大学时期神经科学方面的绘画作品
你认为跨界需要什么技能?
首先,要对这两个方面都感兴趣,不是必须都很精通,但要作一个open minded的人,寻找连结两边的资源。艺术家会以为想做跨界,必须有很多年的专业科学学习,科学家也一样,于是双方都因为觉得没有足够的对方领域的知识,而感到害怕,但其实应该去尝试。
你觉得跨界未来的趋势是什么?会促进创新吗?
我觉得如果人们敞开心扉去跨界,一定会潜力无限。因为艺术家看科学家是全然不同的角度,可能闷头干了五年的人,被一句“为什么不试试这样呢”而点醒,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创新就是在你从一个新视角去观察事物的时候发生的,尝试不同的方式,就会有创新。
康妮可将在明年牵头举办一场由国内外生物艺术家们联合参与的跨界艺术大展,如果对该项目感兴趣,期望合作或提供帮助,请通过电子邮箱:nicolecondon@gmail.com,或微信号:NicoleCondon 联系她吧~
「 跨界方法论 」 研究员
周野味
人生观是先甜后苦的折腾星人
公众号:wildjump
本文为本平台原创作品任何平台机构切勿未经许可私自转载,转载必究
如果你对跨界方法论调研项目有任何建议、线索、或合作意向,请致信微信号curiousjane